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季云快评 | 没意思,几个意思?

  前几天刚发了篇《有意思,几个意思?》的稿子,反响还算不错。一位同事有感而发,建议笔者再来个姊妹篇,说道说道“没意思”。笔者细思之,觉得“没意思”这仨字儿也挺有意思的,很形象地揭示了某些有违潮流的社会现象,能让人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和警醒。比照前文,咱再捋一捋“没意思”到底有哪些个意思。
  第一个“没意思”应加个逗号,因为相似的表现林林总总,不知道在哪儿划上句号。有些人,总是一脸的忧郁,看啥啥不顺眼,瞧啥啥不称心,瞅啥啥没意思。日常工作没意思,不愿意去干;集体活动没意思,不乐意参加;学习交流没意思,不认真领会,好一个老年心态。在这种人身上,看不出多少的激情活力,更别提创造力、战斗力了。既然没意思,就与身边的大多数人格格不入,工作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极度缺乏,能溜边最好躲清净,能避开尽量不伸手,上班晚来一会儿,下班早走一会儿是常态,成了一个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老油条。
  这种人还有一个通病,就是盲目自信,目空一切。别人工作干得漂亮、写一手好文章、搞一个改革创新等,他都觉得没意思,吹冷风反倒挺在行,活生生玩世不恭的教师爷。而今,得过且过不好使了,这种人得小心点了,多少只眼睛瞄着你呢。去年以来,沈阳下气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已经受到了纪检监察机关的严厉问责。
  第二个“没意思”应加个引号,因这三个字在这里是多关语,兼有没进贡、没表示、没送礼等之意。国人讲求礼尚往来,这原本是一种美德,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走板儿了。在个别手中有点权力的人那里,“礼尚”变成了单纯的“礼上”,送出去的相当于“肉包子打狗”,“往来”是不可能了。
  人在社会,不论干工作还是居家过日子,都免不了要办些事情,但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该有个规矩,总之不能违规越位。然而个别人却信奉“有礼走遍天下”,结果不该收的收了,不该送的送了,正常的事情也变得反常了。对于收受者,党纪国法看得死死的,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是吃素的,“伸手必被捉”是早晚的事儿。而对于送礼者,当个冤大头是免不了的,许多本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没意思”反觉得不好意思了,严重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令人匪夷所思。
  第三个“没意思”应加个破折号,因为其具有无限的想象和延伸空间。对于不上进、不作为、乱作为者的“没意思”,纪检监察机关当然要监督、要问责,且力度不断加大。而所在单位和部门也有必要多下点毛毛雨,该批评批评,该处罚处罚,多抽几鞭子才知道疼。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组织引导和思想教育,让他们及时修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尽快找回初心。而对于没进贡、没表示、没送礼的“没意思”,收受者的路子恐怕是越来越窄了,沈阳市纪委监委的大数据可是火眼金睛,绝对可以诠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信你就查一查相关通报,看多少人在这上面栽了跟头。而对于送礼者,要相信有“理”走遍天下,而不是有“礼”走遍天下,不能当不良风气的推波助澜之人,行贿受贿可是同罪,别因此把自己扔进去。
  “有意思、没意思”,都有多种表达,关键看如何去理解、去鉴别、去行动。还是将前文提到的纪委负责同志的话,作为本篇的结束语:要把有意义的事情干得有意思。换言之,只有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干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