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郡(今陕西省潼关县)人,幼通经史,博览群书;中年从教,有弟子三千,多成栋梁之材,人称“关西夫子”“关西孔子”;五十岁入仕途,官至太尉。
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以“四知拒金”的故事,美名远扬,又以遗财不如遗清白的治家之道,给后世留下清白家风。
杨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清白名声远,久久传不泯。杨震的五个儿子都以“清白正直”誉满天下,特别是三子杨秉自律极严,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淳白”。杨秉之子杨赐,官至司徒、司空、太尉,同样继承了杨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风范。《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载有杨赐的奏章,他不畏权势,仗义执言弹劾贪官。杨赐之子杨彪,亦官至太尉。179年,杨彪时任京兆尹,毅然决然地处死了作恶的宦官黄门令王甫。
杨奇是杨震长门曾孙,少有大志,不以家势为名,与英才俊杰为友,不和豪强富贵者来往,汉灵帝时为侍中。他不献媚求荣,敢于谏言。汉灵帝曾说他,你脖项硬直,不低头屈项,真正是杨震的子孙。
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杨震被公认为杨氏家族的发脉始祖。其“清白吏”的家规,泽被千年,对子孙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杨氏后人都以“清白传家”“四知家风”作为祖训,制定悬挂了形式多样、主题相近的家规家训。以杨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各地,甚至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都有杨氏后人为纪念杨震所建的祠堂。杨震精神早已远渡重洋超越了国界,深深影响着人们。
一如李白吟咏杨震:“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