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清正家风 | 谦以处事,切勿依仗子女之名

古有“母凭子贵”一说,而现代社会难道不一样存在子女“成龙成凤”后,父母跟着沾光的事实吗?不少父母在子女有了身份地位后,变得有恃无恐,借助子女的光环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这自然是无知、愚昧的表现,不但给子女脸上抹黑,还可能毁了子女的前程。

李某夫妇本是某县的一对农民,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夫妻俩养育了5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5个子女中,数三儿子李伟(化名)有出息,大学毕业之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本市的副市长。然而,本该其乐融融的一家却横生枝节——李某夫妇居然将李伟告上法庭,表示夫妻俩在过去的20多年中饱受李伟夫妻俩的精神及生活摧残,且拒绝支付赡养费以及医疗费等。不过,本案的被告——李伟夫妇却是另一番说法。

原来,李某夫妇三番两次要求当副市长的儿子李伟为其他子女及亲属违规谋私利不成,才由爱生恨,一纸诉状将三儿子以“不赡养父母”为由告上法庭。李某夫妇对李伟所说的国家公务员要恪守公务员准则、不能因私废公,满足个人私欲等纪律充耳不闻,还屡屡到李伟的单位大吵大闹,恶语中伤李伟,极力损害李伟的个人名誉。

后来,经由法院走访调查发现,李某夫妇完全是自导自演了一出“苦肉计”。李伟不但早已支付了应付的赡养费,还经常为父母购买衣物等各种生活用品。然而李某夫妇仍然不知满足,只因他们觉得身为副市长的儿子并没有尽到“家庭成员”的职责。最终,法院经过审慎调查,判决驳回被告李某夫妇的诉讼请求。

虽然最终法院驳回了李某夫妇的诉讼请求,但是却给这位副市长的工作产生了困扰,对他的名誉也带来了损害。这样的父母,他们会是子女拒腐防变道路上的后勤保障吗?退一步讲,如果案例中的那位副市长真的动用自己的权力为家人“谋福”,那么他就是腐败队伍中的一员,整个家庭也会在这一连锁反应中遭殃。

父母要做子女从政之路上的“空调”,当他们过于膨胀之时,要适时地吹些“冷风”,让他们始终保持冷静、保持本我。

某县县委原书记杜某曾带着父亲一起去县里。途中,当父子俩乘坐的轿车到界限碑时,杜某难掩兴奋之情地指着窗外对父亲说:“爸,现在我们已经进了xx县地界了,在这个县里我说了算,您说了也算!”

毫无疑问,这位“膨胀”的书记给自己的父亲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而其父也可能依仗儿子的权力,在这块“杜姓”地盘上为所欲为。


高调地为人、处事必遭横祸。父母应当教导子女做一个深明大义、耿介清廉之人,同时自己也要凡事走在前头,拥有一颗淡泊名利之心。

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高深玄妙的学问。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活明白,就是因为他们往往不能守住内心,遇到挑战底线的事情时总是“不战而败”。许多贪官在没有迈入贪腐大门之前,通常是一副清心寡欲的状态,常把“原则”“规矩”挂在嘴边,但当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时,制度规矩却成了空谈,试问这样的人还如何为子女做出表率呢?

某省焦炭公司原总经理马某父子因贪污、受贿以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当地市人民法院依法调查并审判。检察机关经调查发现,马某在出任某煤炭运销总公司副经理和某焦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期间,收受贿赂达350余万元,其中与儿子一共索贿达240万元。另外,马某的儿子个人尚有近700余万元财产无法说出合法来源。

显然,马某为儿子做出了“贪腐”的表率,两父子“协同作战”,配合默契,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不知道在狱中,作为父亲的马某是否会悔不当初?是否会为自己亲手断送了儿子的前程懊悔万分?

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尽相同,但溺爱绝对是最错误的一种爱,它会蒙蔽父母的双眼,更不利于子女正常人格的形成。而溺爱子女,对于那些思想不坚定,缺乏廉洁意识的领导干部来说,无疑是贪腐的催化剂,这样的父母会把对子女的爱建立在攫取不法收入的基础之上。他们在教育子女时也不够清醒、理智,因为他们本身就不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又怎么教会子女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呢?

父母应当从思想上、生活上和作风上身先士卒,首先树立起榜样,低调处事、顾全大局,在大事面前不糊涂,在关键时刻不动摇,善于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这样才能让子女“有理可依”,当子女遇到需要进行思想斗争的事情时,会想到父母的教育,才不会头脑发热,做出无法挽回的错事。(选自《新时代家庭助廉:弘扬清廉家风 筑牢廉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