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清风廉韵 浸润人心

在炎炎夏日漫步荷塘畔赏莲韵幽幽感悟清风拂面,在家门口品读邻里家风故事传承优良家风,创意十足的短视频让历史中的廉洁文化“活”起来,非遗作品中尽显文化“廉”味……近年来,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好用活本地文化资源、廉洁元素,创新宣传手段、丰富载体形式,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巧妙地融入村社校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不断提升廉洁文化的感染力、穿透力、影响力。

廉洁清风吹进社区

走进浑南区浑河站东街道首创国际社区,廉洁清风、家风家教微景观映入眼帘,与社区居民的廉洁主题剪纸、书法作品相得益彰。社区居民三五成群,阅读着社区月刊中邻里家风、廉政教育故事,感受清风拂面的美好。

按照浑南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一村一品一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首创国际社区把廉洁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内涵,培养社区党员、居民崇廉尚洁的道德情操。“我们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廉剧’,以情景再现、廉政故事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居民接受清风廉洁教育,还鼓励居民自编自导自演具有社区特色的家风教育视频作品。”

社区还巧妙地将“廉”嵌入基层治理工作中,将党员作风纪律、居民家风家教建设、企业守信创先、社工履职尽责、社会组织公正廉明情况纳入积分制奖评管理办法,选树“廉洁先锋党员”并进行表彰。“通过‘积分廉评’,充分调动党员、社工、居民、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居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廉旅融合”绘就“清廉风景线”

在沈阳怪坡风景区,廉洁文化元素点缀其间,无论是清风亭、青松风韵小品,还是云雾森林清风景观小品、清风主题雕塑,都成为了游客们的拍照打卡地。游客们不仅可以拍照留念,还能够乘坐“清风号”游览车欣赏美景。在游览之余,游客们还可以在“清风加油站”喝上一杯“清风柠檬汁”,在放松休闲中接受廉洁文化的浸润熏陶。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大力推进在游人如织的景区开展廉洁文化宣传,让游客们接受润物无声的廉洁文化滋养和熏陶。沈北新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浸润思想、启迪灵魂的作用,把廉洁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旅游风景区。

黄家街道大丁村依托露营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在“露营地”旁打造廉韵荷塘,修建廉政长廊、清风院墙等人文景观并以廉洁诗篇、廉洁警句、家风故事装点,让人们在露营休闲、休息乘凉、游览美丽乡村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到浓浓廉味。

原创AI微短剧讲述廉洁故事

“因他在千年前的一次放生之举,至今,辽河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来自千年前的智慧与慈悲。他就是王寂。”日前,康平县纪委监委充分挖掘本地廉洁文化元素,制作推出了一部廉政题材原创AI微短剧《王寂放生》。该剧一经播出,就收获大量关注,也让不为名利所惑、保持清廉自守的精神在康平县广为传颂。

公元1190年农历三月初四的清晨,时任金国提点辽东刑狱的王寂奉命去巡视,路过庆云县祺州城(今康平县郝官屯镇小塔子古城)时准备吃早餐,随从们用木桶提来了两条鲜活的鲤鱼,这是有人特意为王寂献上来的。王寂不仅舍不得吃活鱼,更想到不要像春秋郑国官员子产那样被手下欺骗了,于是当场予以放生,并当场作了一首劝诫诗,提倡为官清廉。

“该剧的出品,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更加便捷、高效、直观的方式,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高度自觉,提升廉洁文化教育的穿透力和实效性。”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非遗文化邂逅清廉元素

“白玉金边素瓷胎,丹青绘廉巧安排”。当融入廉洁文化元素的水墨丹青与洁白瓷器相碰撞,单调的瓷器便有了独特的色彩。

法库县纪委监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辽白瓷为切入口,深挖本土非遗文化中的“廉元素”并延展深层寓意,结合当地深厚的书画艺术底蕴,把崇德尚廉、思廉促廉等廉洁元素融入白瓷技艺传承,推出生活用品、装饰品、文房四宝等廉洁白瓷作品,让非遗文化传“廉风”,让廉洁文化润物无声。

法库县纪委监委还联合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将陶艺课堂作为传播廉洁文化的新阵地。在陶艺课堂上,学生们围坐在拉坯机旁,身穿特制围裙,制作着创意陶艺作品。“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更是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一次全新探索。”法库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今天的沈阳,廉洁文化正在以更加接地气、有特色的形式沁润心田,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挖掘廉洁文化丰富内容,因地制宜创新拓展阵地建设,让廉洁文化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