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前,家里的孩子终于分到了地,种的玉米和大豆现在都收完了,收入能增加1000多块钱。”秋收时节,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小齐家窝堡村村民田大爷在新分到的土地上,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而今年,更多涉农地区的农民感受到的是阳光、公平、公正:一些被“白种”的土地被收回或缴纳了承包费,村集体收入也随之增加。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今年年初以来,沈阳市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新民市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依托沈阳市农村集体土地大数据监管系统,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监督管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谋划 整治问题
为整治农村集体土地违规发包、私用占用,以及村干部利用职权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违纪违法问题,市纪委监委精心组织、科学统筹,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贯通,深入整治农村集体土地问题。“土地整治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而且各村实际情况不同,既要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权益,接受群众监督,又要分类考虑,不能‘一刀切’地推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完善机制,监督推动各村因地制宜制定村级整治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策’的普遍推行,有效保障了各村方案制定公开透明,措施方法可行,也打消了村干部当‘老好人’、不愿碰硬的思想顾虑,成为开展专项整治破解各村土地问题的良方。”沈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新民市
新民市纪委监委通过实地约谈走访等方式,推动各乡(镇)指导各行政村制定村级整治方案,并严格履行“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公示生效,确保各村方案制定公开透明、严谨细致。法哈牛镇某村在地块核定阶段,针对界定有异议的地块,村里请来了几名熟悉该村土地历史情况的资深老党员、老队长、老代表作为评估员进行评估,公平、公正、公开地核定人均亩数,最终与农户达成共识。
辽中区
辽中区纪委监委以“整户消亡”土地为小切口,以点带面推进专项整治提质增效。该区纪委监委多次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对17个镇(街道)的“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集体约谈,督促各镇(街道)党委压实主体责任。各镇(街道)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核查、走访群众等方式,对涉及“整户消亡”土地未及时收回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优先办理,对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开展“整户消亡”土地的收回、发包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失职失责问题的,给予党纪处分。区纪委监委还积极推动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了《辽中区承包方“整户消亡”家庭承包地管理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村集体资源管理,维护村集体合法权益。
苏家屯区
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坚决惩治农村集体土地领域侵蚀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结合沈阳市农村集体土地大数据监管系统发现的疑似问题线索,查处村干部以地谋私、土地资源处置不规范、在任期间拖欠土地承包费等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7份,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债务等管理办法,推动各村使用农业农村集体产权平台对连片土地进行线上交易,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后续农村集体土地常态化、长效化监管奠定基础。
康平县
康平县纪委监委优先解决地块大、成因复杂的典型问题。郝官屯镇某农场的集体土地被长期低价承包,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法院等部门进行研判。“要么诉讼解决,要么协商解决,按当年土地流转价格调整承包费,次年起重新发包。”在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最终镇里与承包人达成协议,解除合同收回土地,让镇财政每年可增收近百万元。
数据赋能 公开公正
针对农村集体土地存在的底数不清、管理混乱、事项不明等普遍性问题,市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优势,搭平台、建系统、立模型,不仅摸清了土地“家底”,也为新一轮土地发包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土地核查初期,我们注重数据‘天眼’与人工核查有机结合,建立了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监督数据库,形成农村土地资源底图。与此同时,广泛发动乡村干部、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地头,逐户逐人逐地块确认资源权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沈阳市农村集体土地大数据监管系统,全面排查土地无偿使用、未经民主议定发包、超期发包、超低价发包等问题,将比对、排查和整改数据录入系统,实现发包流转全部留痕、资金收支全程跟踪、土地管理全面公开。
作为沈阳市农村集体土地大数据监管系统“涉农补贴监管”模块的试点地区,今年7月起,康平县以今年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数据为依据,在系统中对农户的补贴面积进行完善,同时与全县家庭承包地、集体机动地承包情况一并在“阳光三务”平台公示公开,有效避免了虚增冒领补贴现象发生。“村民们看得见,村干部也说得清,在密切干群关系、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整改 惠及民生
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金钥匙”,得益于将收回的土地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更得益于“一题多解”“一举多得”,真正将村集体土地的承包收入用之于民、惠及百姓。围绕加强收回土地和资金后续监管,市纪委监委推动各有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制定全市土地公开流转交易监管制度和县乡两级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收回资金用于扶贫救困、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
新民市纪委监委制定了《整改收回土地及收取资金使用指导意见》,让整改成果惠及群众,推动村镇利用收回资金为村民提供取暖补助等,或将收回土地重新发包开发特色种植项目为村集体增收。苏家屯区纪委监委推动各街道利用收回土地、资金积极化解人地矛盾,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和维护,提升村庄在汛期的防洪排涝能力。辽中区纪委监委推动各乡镇利用部分收回资金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扮靓村庄,还提高村民收入。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贴民心所向,立足长远发展,继续加大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切实做好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有力提升农村集体土地监督管理质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