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沈北新区纪委监委 “清风”筑基助力“赢”商

开栏语

打赢决胜战,收官“十四五”,必须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近日召开的全市“新春第一会”聚焦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打响了冲刺决胜的发令枪。按照市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部署,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部署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以高质效的营商环境监督行动,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保驾护航。今起,本报将推出“营商环境监督”系列报道,深入展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破解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再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担当与作为。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按照市纪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监督的部署安排,近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锚定市委部署安排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抓好起步开局,通过领导包保、统筹结合、查治一体、察访调研等保障措施,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纠治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企业群众关切。

调研式监督 助力企业纾困增效

“感谢区纪委监委和正良街道牵线搭桥促成校企合作,帮助我们企业突破了技术难题,让我们生产的‘小包装’也能走向国际‘大舞台’。”日前,正在国外参展的沈阳金宇吸塑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铁元通过网络视频,向沈北新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此前,区纪委监委在开展“强保障、促发展”大调研活动中了解到,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短板,影响了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督促相关部门和街道结合本地区丰富教育资源,促成校企合作,既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提质增效,也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和高素质人才培养。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监督的发力点。年初以来,区纪委监委组成了8个调研组,前往负责项目建设的职能部门、街道、企业,开展“强保障、促发展”大调研活动,聚焦项目招引落地各环节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实施容错纠错等开展调研,突出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发生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通过调研广泛收集、梳理企业群众诉求,为下一步开展精准监督找到‘靶心’。”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区纪委监委还通过开展调研式、跟进式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和街道定期深入企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核对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完成情况,强化服务意识,抓好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

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区纪委监委聚焦营商环境、乡村振兴、重大项目、群众利益、安全生产等重中之重,开展清风护航“1+6+N”系列监督行动。区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对企业需求主动应答、快速响应,形成履责抓责促责的闭环链条,推动区营商局升级优化“清风护航站”,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找茬”窗口融入其中,以清风联席会工作机制推动解决项目建设难题,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去年以来,通过清风联席会推动解决企业群众诉求120件,协调解决项目施工难题7件,处置阻碍振兴发展问题线索8条,立案1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以强有力的纪律监督护航项目顺利施工建设。

今年,区纪委监委将深化清风护航系列监督行动,开展“清风筑基工程”,形成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通过靶向实施项目招引、工程施工、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专项监督,着力解决‘一区三城五园’暨产业链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问题,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理念更新、标准更高、审批更快、服务更优、措施更实,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决胜保驾护航。”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精准化监督 助力科技企业培育

今年年初,在省科技厅公示的2025年第一批瞪羚企业名单中,沈北新区5家瞪羚企业榜上有名。作为新兴产业的引领者,瞪羚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能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为进一步强化对瞪羚企业的服务保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区纪委监委聚焦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组织力量开展“下沉式”监督,靶向纠治在涉企服务中推诿扯皮、在审批审核过程中吃拿卡要,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干部作风问题。针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创新、融资等方面的诉求,区纪委监委还督促协调相关责任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此外,区纪委监委还综合运用入企走访、现场督办、跟进监督等方式,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担当作为,锚定以科技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持续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区科技局集中精力培育硬科技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融资等服务,根据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惠及企业700余家。

大胆容错纠错 助力改革创新增活力

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难免会有失误、差错。沈北新区纪委监委精准实施容错纠错,甄别是“为公”还是“谋私”,区分是工作失误还是蓄意违规,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为党员干部纠偏差、补疏漏,给担当作为的干部吃下定心丸。“比如,针对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我们在实施容错纠错办法的基础上,加紧编制开展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工作手册,消除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束手束脚、害怕出错的后顾之忧,同时对振兴发展工作推进不力、进展滞后的党员干部进行约谈、提醒、督导,实现护航保障和监督执纪的‘双向’衔接贯通。”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区纪委监委共对3名干部实施容错纠错,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沈北新区正良街道按照区纪委监委出台的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做实做细宣传解读、典型通报等工作,切实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对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的,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方式,不予党纪处分,做到‘当容则容,应容尽容’。”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还通过分层分类开展回访教育,对被问责和受处分的干部持续跟踪帮扶、适时考核评估,通过暖心回访、真诚帮助,激励‘跌倒干部’重振信心、重拾干劲,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紧盯难点堵点、聚力靶向攻坚,结合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纵深推进营商环境监督行动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