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打造廉洁阵地 擦亮清廉底色

“我们挖掘本村古代石姓官员的廉洁事迹,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在村里的‘清风广场’和‘清风墙’上。如今,充满‘廉味’的‘清风街路’,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点’之一。”日前,浑南区李相街道石官屯村的村干部向记者介绍了该村廉洁文化品牌阵地的特殊魅力。

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积极创新表达方式,指导基层开展廉洁文化品牌创建,是沈阳市打造廉洁文化阵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廉洁文化阵地前移,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特色,通过多元化载体建设和创新教育形式,着力构建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让清廉之风吹拂千家万户。

培育“一村一品”

绘就乡村振兴清廉画卷

近年来,浑南区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地域廉洁文化元素,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廉洁文化品牌,营造崇廉尚洁氛围,推动清风正气落地基层、化风成俗。

以“竹”倡廉 清风自来

竹,其形“中通外直”,其性“凌冬不凋”,是清廉高洁的象征。在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东湖街道养竹村深挖历史背景,巧妙地将廉洁元素全方位融入清廉村居建设中,创新打造“颐养竹廉·固廉”工程,以“竹廉村居”为主题打造“两邻”文化室、评理说事工作室等,广纳民意,积极解决群众诉求。“将每月20日设立为示廉日、每月21日为问廉日,问廉当日进行村民评廉,定期邀请廉洁好家风先进典型进行讲廉,通过文艺活动进行颂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振东说,“通过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村风、民风更加清朗,群众对村‘两委’的工作认可度、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以案促廉 筑牢防线

阵地建设是传播廉洁文化、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创新廉洁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拓展警示教育阵地,有效发挥警示教育的治本功效,促进党员干部引以为戒、醒悟知止。

2022年10月,在区纪委监委的指导下,祝家街道东沟村建成微腐败警示教育馆。在警示教育馆中,街道以发生在本村党员干部和村民身边的作风问题和微腐败案例为素材,通过图文展示、生动解说、视频再现等方式呈现,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接受廉洁教育的“学习驿站”。“通过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沉浸式参观学习,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用‘活教材’敲响‘警示钟’,打通廉洁教育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东沟村党支部书记说。今年以来,该警示教育馆已累计接待6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村民参观。

清风传家 廉润万家

浑南区王滨街道魏家沟村有立家规、守家训、传家风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魏家沟村《地方志》中的记载,还是民间流传的“金牛山”传说,都印证了这片土地对清廉家风和忠孝文化的尊崇。受优良家风的熏陶,该村民风淳厚、村风清朗。

家风培育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区纪委监委以家风家教“小切口”,指导推动魏家沟村深入挖掘厚重的家教家风文化和清廉史料,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推动廉洁文化和家风教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024年以来,魏家沟村开展了“廉洁模范家庭”评选活动,村民钱文林家族三代坚守“勤俭持家、廉洁奉公”的家训,严守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口中的清廉榜样。

“一街一品”赋廉意

清风劲吹“廉”花开

今年以来,皇姑区纪委监委紧扣“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原则,深挖本土资源中的廉洁元素,精心培育地域特色廉洁文化品牌,形成“一街道一品牌”的廉洁文化体系,让清风正气融入社区治理和居民生活,在千家万户落地生根。

非遗廉韵润人心

近日,在皇姑区华山街道惠胜社区,一场“荷韵传廉 纸间清风”非遗掐纸活动,让非遗技艺的精妙与廉洁文化的深邃悄然交融。折叠、掐捻、粘贴……普通彩纸在李氏掐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雪的手中,巧妙化作了一朵娇艳欲滴的莲花,并引导孩子们将所塑莲花与廉洁品格相联系,深刻理解“莲”与“廉”的寓意,让清廉种子悄然根植于心。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也学得专注,小心翼翼地将粉色的彩纸掐成花瓣、将绿色的彩纸卷作莲叶,并细心地装饰在笔筒上。随着一个个精美的廉洁笔筒制作完成,“廉洁之花”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绽放。

如何推动非遗与廉洁文化相融合?华山街道纪工委主动破题,巧借辖区掐纸、皮影、剪纸等1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落笔作答,让传统技艺与清风正气碰撞出独特火花。“我们积极探索‘非遗+清廉’的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打造‘非遗廉韵润初心’廉洁文化特色品牌,实现非遗‘老手艺’与廉洁内涵‘新表述’的有机结合。”街道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据悉,街道在辖区各社区设立了“非遗活动室”,定期开展廉洁主题非遗体验活动,打造“非遗乐园”文化共融工程。惠胜社区设计了23枚融入六项非遗元素的文创印章,发起了“非遗打卡”活动,让廉洁文化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

翰墨诗书扬正气

区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构建“纪委监委——街道纪工委——社区”协同机制,推动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学校等合作,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活动,并选取特色街道、试点社区先行先试,为廉洁文化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在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黄河街道将翰墨诗书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清风入巷陌 廉音绕黄河”特色品牌,以长江南社区作为试点社区,依托辖区内的老党员成立“江南诗社”,开展“廉洁文化 清廉家风”主题诗词专刊创作活动。“或咏志、或寄情,创作的诗歌字字句句都传递着廉洁的力量,让清廉之声随墨香远播,于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长江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江南诗社”老党员们共创作诗歌50余首,印制成册并在辖区居民之中广为传诵。

校地“廉”动育新风

区纪委监委积极‌搭建“廉洁教育共同体”推动合作共建,促进廉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在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三台子街道与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合作打造了“清廉共建实践基地”,构建“理论共研、资源共享、实践共推”合作模式,探索“校地协同育廉”的创新实践,通过高校智力支持与基层实践平台的双向赋能,共同探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以该实践基地为平台,街道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廉洁主题活动,比如,邀请辽宁大学专家团队面向街道、社区干部及志愿者开展“基层微腐败防治”等主题的培训;开展“廉润行”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廉洁家风访谈”聆听社区老党员的清廉故事;在儿童服务站开展“童心绘廉”活动,指导孩子们用剪纸、泥塑等形式创作廉洁主题作品,让廉洁文化代代相传。

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廉洁文化才会有更鲜活的生命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持续深挖廉洁文化因子,创设更加多元化的有效载体,加强基层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推动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