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蒋永华走进沈新路社区,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巧手裁剪,传统技艺在童趣盎然的体验中浸润童心。
“赵清献公香采用较为廉价的香材制成,这体现了北宋名臣赵清献公为政简易、长厚清修的品格。”近日,苏家屯区民主街道时光里社区开设了一堂主题为“非遗合香传廉韵”的互动体验课,“崔氏合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跃以“香引廉思”开篇,通过香史溯源、技艺体验、廉心感悟等环节,让社区居民在匠心传承中品悟千年廉脉,在青烟袅袅中感受廉洁文化魅力。这是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从“理论式说教”向“沉浸式体验”转化的一次创新实践。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纵深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和守正创新相结合,推动各地区深挖本地文化资源特别是非遗中的廉洁元素,将非遗“老手艺”与廉洁“新表达”充分融合,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辐射力和感召力,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
非遗传匠心 廉洁润人心
在苏家屯区的商场里,“崔氏合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跃将封藏三年的香罐缓缓开启,一缕沉静的香气悄然弥漫。“香材经过三曝三晾,燥气尽去,就像人得剔除杂念,才能守得住本心。”崔跃说,这是他为近日举办的“非遗里的清廉”主题展览特别制作的“澄心香”。
由苏家屯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文旅局精心策划的“非遗里的清廉”主题展览,紧扣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注重创新非遗“廉”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形式,让非遗文化的千年积淀与清廉建设的时代风尚交相辉映。区纪委监委、区文旅局系统梳理了区内辽绣、古建筑彩绘、张氏锔瓷等10余项省、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提炼其中蕴含的“清正”“勤俭”“守正”等精神内核,深挖非遗底蕴,厚植清廉基因。“不同于以往在传统廉洁教育阵地举办活动,这次我们尝试突破,首次将展览摆进了商场,让廉洁文化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看到,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现场热闹非凡。“锔瓷讲究‘三分修坯,七分校心’,差一毫米,锔钉就卡不进,器物也就废了。”张氏锔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丽丽向参观的市民介绍。在隔壁展柜,非遗代表性项目周氏浆灰染布的“青白风骨”系列尤为引人注目。“染布要经过九蒸九晒,纹路折不弯、磨不破,正如守廉者的刚直。”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周爽说。展览还注重探索开展互动性活动,增强市民的参与感,比如,孙氏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娟现场教授市民制作剪纸作品,感受廉洁文化。此外,展览还展出了40余幅廉洁主题艺术作品,让清廉精神具象可感。
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以文化润廉、阵地促廉、初心守廉、家庭助廉为核心,分层次、全方位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深挖本地特色非遗资源,做好“非遗+清廉”融合文章。结合“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区纪委监委邀请辽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学校课堂,为同学们讲解《莲花缠枝》《一鹭清廉》《岁寒三友》等辽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寓意内涵,让同学们感受扁担针法里藏着的“不慕虚荣、坚守本真”的廉洁密码,让非遗技艺承载的廉洁精神浸润童心。在部分社区开展的活动里,“崔氏合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跃以活动体验课的形式,讲述制香背后的廉洁故事,让社区居民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在指尖创作中种下廉洁种子。“我们还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担任‘清风讲解员’,以口口相传的生动方式,讲述传统技艺中的廉洁内涵,不断扩大廉洁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非遗为纽带,将纪律红线寓于匠人‘毫米不逾’的刻度中,把修身之道融进染布技艺‘九蒸九晒’的沉淀里,为培育崇廉尚洁的社会土壤、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清流。”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和守正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廉洁元素,讲好廉洁故事,构建全覆盖、立体化的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体系,让崇廉尚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非遗润廉心 文化共传承
今年春季学期,沈阳市实验学校中海城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纪氏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纪凤霞带领同学们用五彩面团塑“廉”。同学们指尖翻飞,一朵朵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株株代表“虚心有节”的翠竹、一棵棵寓意“坚韧不屈”的青松逐渐成型。这是将非遗传承注入廉洁文化建设,深挖本地廉洁文化元素的创新实践,同学们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了非遗所蕴藏的“廉”内涵。
今年以来,于洪区纪委监委深挖本地非遗资源中蕴含的清廉基因,积极探索“非遗+清廉”的融合创新路径,深入挖掘并系统梳理扎染、剪纸、刻瓷、面塑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提炼蕴含其中的廉洁精神内核,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让抽象的廉洁理念通过指尖技艺变得具体而生动,推动了廉洁教育从“入眼入耳”向“入脑入心”的深度转化,让廉洁文化以一种可触、可感、可参与的崭新姿态融入日常生活,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
社区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区纪委监委引领下,各社区积极将非遗与廉洁元素有机融合。近日,陵西街道闾山社区联合沈阳开放大学社区学院开展了“布艺扎染绘清廉,巧手匠心传正气”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非遗手工课老师认真地教授居民们制作廉洁主题布艺扎染作品,随着染料在布面上晕染出莲花、翠竹等寓意廉洁的图案,廉洁精神也在社区居民的心中生根。“莲花的高洁、竹子的坚韧,都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坚守原则,不为诱惑所动。这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廉洁文化的崇尚。”参加活动的一名年轻社区干部说。沈新路社区将非遗剪纸艺术融入社区廉洁文化建设中,积极搭建平台,开展“非遗剪纸进社区”活动,鼓励居民将家风故事融入剪纸创作,让廉洁文化更接地气、深入人心。“这些居民自主创作的家风故事剪纸作品,在社区展出,成为了居民身边的‘廉洁课堂’,廉洁文化建设也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通过‘党建领廉、文化育廉、群众护廉’,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沈新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将继续深耕‘非遗育廉’,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拓展“非遗+清廉”的融合广度,积极构建立体化教育传播矩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传统与现代媒体为传播途径,把廉洁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让廉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只有不断传承与创新,廉洁文化才能历久弥新。”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做好“非遗+清廉”融合文章,不断增强廉洁文化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彰显清廉之美、放大清廉之效、形成清廉之治。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