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浑南区首创国际社区为电梯安装了电动自行车禁入识别管控系统,让电动自行车“不上楼”,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的火灾隐患,给居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以前看见电动自行车进电梯入户,总担心有安全隐患。自从小区电梯内安装了电动自行车禁入识别管控系统,再也不用担心了。”家住浑南区首创国际社区的居民李女士说。
浑南区纪委监委紧盯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问题,立足职能定位,开展靠前监督、精准监督,推动有关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落实好安全检查,多措并举“治已病”“防未病”,切实办好群众“关键小事”。浑南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问题,在监督推动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过程中找准“小切口”,通过实地督促、常态提醒等方式,督促区房产局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全区充电桩安装和电梯禁入识别管控系统安装工作,实行智慧监管。
“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充电的问题,以往都是通过张贴安全提示、口头提醒等方式进行提醒,有一定效果,但难以根治。”浑南区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引入了电梯禁入识别管控系统,通过摄像头智能识别电动自行车,一旦有人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报警,电梯门将不予关闭,直到电动自行车退出电梯后才会自动恢复运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问题。”与此同时,区纪委监委督导区房产局在“疏堵结合”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情况在住宅小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满足居民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需求,让电动自行车充电更便捷、更放心。
“我们将立足职能定位,持续深化监督,着力做好同题共答,一线督办落实,筑牢安全防线。”浑南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小切口”监督,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