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物业领域问题集中整治推进工作现场会在大东区召开,总结推广了大东区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试点经验。记者了解到,此次物业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大东区积极探索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从根本上解决业主自治难、监督难问题的方法路径,多方协同联动高效,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推动物业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全省系统施治提供借鉴参考。
全力构建物业服务“大东样本”
小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效能直接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成立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能够让业主真正成为小区事务的“当家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破解小区管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据了解,大东区下辖10个街道、126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现有住宅小区628个。今年8月份以来,大东区选取10个街道、25个社区的27个试点小区为切入点,集中推进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通过成立基层治理组织解决小区管理难题。
大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印发《大东区集中推进住宅区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会议调度推动。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运行机制,形成党委、政府一体化、扁平化推进的工作模式。
省市纪委监委相关领导先后到大东区现场指导推动试点工作。业主委员会选举环节,大东区纪委监委靠前监督,组织召开社区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暨物业管理服务领域专项集中整治培训会议,为126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拧螺丝、敲警钟,筑牢抵御廉政风险底线。
省住建厅、市房产局给予政策上的精准指导,明确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的管理规范及监督职能,打通“执法进小区”通道。区房产部门制定并出台了《大东区物业管理“三会”工作制度》和《大东区物业管理“三公开”工作规范》,明确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矛盾调解和公开公示相关依据。各街道社区采取集中宣讲、扫楼入户等方式,充分发动业主积极参与。对空房户想方设法沟通联系,对工作时间家中无人的双职工家庭反复入户上门宣传,使业主参加人数达到法定标准,确保业主大会顺利召开。
与此同时,通过数据赋能助力,市纪委监委开发业主实名制投票表决系统和小区物业管理大数据监督系统,并首次实现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及小区公共事务动态监管和智慧治理。采取“线上+线下”智慧投票方式,实时监控投票进度,并对小区内物业日常管理实施大数据监管,大幅提高投票效率,确保投票公平性。
目前,全区27个试点小区选举工作已全部圆满完成,通过成立业主大会和委员会,进一步提升大东区的基层治理效能,推进大东区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功能融合、管理融合、机制融合”的物业服务“大东样本”。
长安社区是此次试点小区之一,今年的9月14日,长安社区的业主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小区居民们普遍反映,自从成立了业委会,居民们的自主监督意识明显增强了,能够主动去督促物业履职、提升服务质量,而且物业如今在业委会的监督下也更积极作为。在党建引领下,在“业委会+监事会”的双轮驱动新模式下,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和全体居民拧成一股绳,为构建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而积极努力。

大东区长安社区全景图。 李浩摄
“131工作法”
推动小区治理专业化、标准化
在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大东区魁星小区一支由7人组成的小区服务队伍引起居民关注。节假日期间,他们每天参与小区值班,负责小区内安全巡视,为居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深得居民赞许。原来,这7人9月份刚被推选为首届魁星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业主代表,一当选便在小区的各项事务中冲锋在前,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业主委员会为民办实事的信心。目前魁星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通过“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建立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专题协商小区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居民关切的重难点问题,已形成了“大事共议、实事共办、难事共解”的工作格局。成立业主委员会后,魁星小区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居民纷纷表示,每天回家心情都更加舒畅了。
自物业专项整治试点开展以来,大东区形成了规范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党委抓总、纪委推动、部门联动、属地落实”的物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模式。探索形成了“131工作法”,即“1”项试点:成立业主委员会试点;“3”条主线:公共收益监控率100%、小区物业信息公开公示率100%、物业诉求按时办理率100%;“1”个目标:整体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选举业主委员会的目的,远不止“成立一个组织”,而在于“激活一个机制、建立一套规则、解决一系列问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开展物业专项整治试点以来,大东区聚焦物业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明确了12项整治核心内容,直击群众“吐槽点”,靶向解决物业领域痛点难点。通过持续整治与常态化监管,推动小区物业服务更加专业化、标准化。
物业“小切口”
推动城市治理“大纵深”
“如今小区里花园整洁、车位整齐,晚上遛弯儿都舒心!”大东区八王寺小区居民王阿姨的感叹,道出了此次物业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带来的真切变化。走进如今的八王寺小区,呈现于眼前的是优美环境。园区内一步一景,绿意盎然,停车位规划有序,各类居住设施完善……通过改造全面提升了八王寺小区的居住环境和功能配套,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了,增强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此次物业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针对小区绿化、物业收费、房屋维修、质价不符、公共收益不透明等物业领域突出问题,大东区各职能部门排查整改问题323个,解决了一批物业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对12个业主自管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对全区373部老旧电梯进行更新,推动已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建立公共收益监管账户。同时,根据日常考评、居民满意度调查、12345热线、信用监管等,每季度对全区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考评,形成“红黑榜”,物业企业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开展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居民自主监督意识明显增强,督促物业主动履职、提升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一些物业收费高、园区环境差、消防隐患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小区,在业主委员会的依法监督下,物业企业主动整改、积极作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下一步,大东区将把物业管理作为落实“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的重要领域,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这个自治载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党建引领、社区监督、部门监管等有效举措,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以物业服务“小切口”推动城市治理“大纵深”,构建物业服务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书写大东区基层治理更加绚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