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省纪委监委联合省国资委在省管企业推进“阳光国企”平台建设以来,我省1043家省管企业及其子分公司建成“阳光国企”平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三重一大”、招标采购、选人用人、考评激励等信息全部公开,晾晒权力、群众参与回应诉求闭环管理。10月29日,省纪委监委召开部署会,推动“阳光国企”平台从省管企业向市县管企业全覆盖。
10月29日,辽宁“阳光国企”平台建设观摩会暨市县管企业上线运行部署会在沈阳召开。
这是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国企延伸、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国企领域腐败的有力举措。
国资国企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企业经营管理、重大决策、招标采购、选人用人、考评激励等领域存在廉洁风险。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联合省国资委推进“阳光国企”平台建设,在省管企业中强化信息公开,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规范企业行权用权,以强监督、防腐败、优管理、促公正、赢民心,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截至目前,各省管企业秉持“应公开尽公开”原则,主动晾晒企业“家底”,已公开信息150.8万条,平台注册总人数达24.8万人。
“‘阳光国企’平台为企业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了解企业、参与监督、议事论事的平台,保障了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了晾晒权力、接受监督的良性互动。”辽水集团的职工表示,有了“阳光国企”平台后,他们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既及时又全面。今年,辽水集团公开发布选人用人信息1165条、招标采购信息2312条、经营管理信息5375条,集团发生的大事要事均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公开发布。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集团召开集团“阳光国企”平台建设工作协调推进会议。
各省管企业还积极通过平台倾听职工心声、汇聚职工智慧,持续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治理体系,已累计处理解决职工反映问题799件、采纳职工建议1124条。辽宁出版集团产业园职工反映“吃不上热乎饭”,集团纪委“四不两直”先后9次现场办公,与食堂管理人员一同商讨解决办法,推动产业园食堂发生转变,职工对食堂的满意度由原来的35.3分提升到93分。辽宁交投集团采纳员工提出的“开发辽宁高速通APP通行积分体系”建议,将其并入公司ETC发展战略,不断拓展ETC加油、就餐、购物等服务业务。
“随着‘阳光国企’平台功能架构不断完善,注册用户数、公开信息数持续增加,信息质量不断提升,平台在国企职工及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正在形成。”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将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管理的平台组织架构,持续对信息采集、数据录入及平台运行等情况进行监督,严肃整治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断做强做优平台功能,使平台成为推动企业凝心聚力、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