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优化营商环境就要动真碰硬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和土壤,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对当前全力冲刺全年目标的沈阳来说,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项可以“慢慢推进”的常规工作,而是一场“必须快、必须赢”的硬仗。“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明显好转、根本好转”,是任务,更是承诺。

近年来,沈阳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获评国家级创新成果,入选“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然而,这些成绩不能成为“躺在功劳簿上”的理由。对照长三角、粤港澳等先进地区,沈阳的差距依然存在;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短板仍然明显。

问题出在哪?一些部门和干部仍把企业当成“肥肉”;行政审批中,“玻璃门”“旋转门”现象没有绝迹;政策执行中,“上面放、下面望、中间一根顶门杠”的梗阻依然存在。这些痛点,不能回避,更不容掩盖。

怎么办?必须拿出“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再怎么抓也不为过”的决心。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要毫不手软、严惩不贷。营商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对待“生命线”,必须拼尽全力。

“毫不手软、严惩不贷”,意味着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必须“恨起来”“狠起来”。要让所有企图“伸手”的人清楚:“碰红线必被查”。企业投诉不能“踢皮球”,必须限时办结、跟踪回访,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政府是靠山”。

“生命线”意识必须融入日常。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意见,保持稳定性,杜绝“朝令夕改”;市场环境要对国企民企、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杜绝“看关系办事”;法治保障要到位,合同违约要管、侵权行为要查,让企业敢投资、敢创新;政务服务要从“企业上门”转向“政府上门”,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一切围绕“企业怎么方便怎么来”。

沈阳的全面振兴,绝不能输在营商环境上。“明显好转、根本好转”不仅是企业的期盼,更是城市的未来。少讲场面话,多干实在事;少一点“等靠要”,多一点“马上办”。只有企业真切感受到变化,投资者踏实看到希望,营商环境才能真正成为沈阳发展的新动能、开放的新标识、竞争的新优势。

这场营商环境“攻坚战”,沈阳必须赢,也唯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