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沈北新区:“清风”激活力 “窗口”暖民心
    “真是太感谢你了,这么晚了还能把事办完。”3月16日傍晚,市民张淑玲来到沈北新区政务服务中心4A012号窗口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她连连称赞。

“清风窗口”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沈北新区160个窗口迅速掀起争创“清风窗口”热潮,错时延时服务成常态,窗口工作人员将“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内植于心,外化于行。今年以来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3.51%,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问计于民 形成“10分钟服务圈”

    沈北新区组织召开企业代表和营商环境监督员座谈会,让企业、群众提建议、找问题、出点子,并向各单位征集“怎样能让企业、百姓办事更方便”的金点子。根据征求的意见建议,沈北新区靶向制定了《沈北新区“清风窗口”管理办法》,形成“办事不找关系”指南。聚焦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证取得等短板,整合优化部门窗口,由部门专窗向无差别受理的“综窗”转型,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企业群众进一门,到一窗,高效办理所有事。

区营商局号召党员干部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企业生产一线,开展“上门行、身边办、解难题”活动,精心设计“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和路径,强化全程帮代办服务、错时延时服务和远程指导等服务,探索将服务下沉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站,形成“10分钟服务圈”,建立家门口的服务体系。

   一网通办 办事行权有监督
    沈北新区强化“一网通办”能力,对办事指南中的要素进行规范,凡非涉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实现审批过程全留痕、可追溯、可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在沈北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设有二维码“吐槽专区”,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只要感觉不满意的,扫二维码就能评价并吐槽,范围覆盖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等,同线下“办不成事找茬窗口”“意见箱”“24小时咨询电话”“营商监督员”等相辅相成,为企业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诉求表达途径。
此外,沈北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还设立了一个特殊窗口——清风护航站,在兜底“办不成事”业务基础上增加了诉求处理、廉政宣传等内容,专人受理疑难问题、投诉举报、意见建议。

沈北新区还制定容错纠错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晰哪些可容、哪些不可容、怎么评判情形、怎么履行程序,让干部清晰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推动形成领导为干部担当、机关为基层担当、政府为企业担当的“担当生态链”。

   清风护航 营商环境再冲高
    沈北新区政府迭代升级“拿地即开工3.0”,在“早”字上下功夫,在“动”字上求突破,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仅9个工作日,工业重大项目审批时限较以往再压缩50%以上。将审批服务前移到招商环节,当企业有意向时,第一时间派出“帮办员”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介入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技术审查,推动并联审批,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全区263个重点项目有245个办结施工手续,办结率93.2%。
    开展“清风窗口”评选活动以来,沈北新区既选树优秀者,又整治“躺平者”,对窗口工作人员开展警示教育,让“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蔚然成风,擦亮“清风煦沈北、正气促振兴”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