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康平县:以窗口“清风”培育营商“沃土”

全市清风护航“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暨争创“清风窗口”动员部署会召开后,康平县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康平精神”融入“清风窗口”评选活动中,着力破解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力促进服务更精细、监管更精准、执法更优化、共治更协同,以窗口的“徐徐清风”持续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康平常态。

做好服务“加法” 跑出比学赶超“加速度”

在“清风窗口”评选活动中,全县各地区各部门申报参评“窗口”80多个,覆盖率100%。各窗口单位纷纷在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补齐短板方面按下“快进键”,做好服务“加法”,干起来、跑起来、冲起来,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助力市场主体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县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建立“1+N”问题解决机制,推动全县N个候选“窗口”运行“8+16”受理体系。沈阳富莱碳纤维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永福在评价“1+N”受理体系时说:“在康平办事,没有互相推诿、互相指责,只有互相揽活、大胆揽责。”小城子镇民政残联窗口围绕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进行入户探访,对发现的未纳入社会保障对象的困难群体,主动为其申请社会救助金,对残疾人、高龄老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代办服务,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做好流程“减法” 提高优化环境“精准度”

各窗口单位在抓好业务示范、树立行为模范、完善场所规范、打造廉洁典范上下功夫,主动查找差距,打通痛点堵点难点,不断压缩办事时间和流程,提升服务质效。

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申请、接待、审批、受理“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方家屯镇在“阳光三务”基础上,创新实施“清风窗口”“333”工作法,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工作的力度、办事的速度、服务的温度。北四家子乡打通村级代办员、便民服务大厅、主楼审批等各个环节,实施容缺办理,让窗口“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西关屯乡把打好“提前量”、受理“不推诿”、办理“不积压”、服务“高质效”作为业务示范要求,通过“一个理念”“一张名片”“一套工作流程”“一个评价体系”,努力做到办事“零推诿、零拒绝、零冷清、零拖时、零无果”。

做好作风“乘法” 增强全面提升“支撑度”

全县各地区、各单位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各自实际,均编制了《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同步在康平“阳光三务”平台全链条公布权力事项,指出不找关系路径,公示合规办事、违规禁办清单以及容缺办理条件,将服务“进度条”及时公示出来,积极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打造“清明生态”,践行“清白服务”,构建“亲清关系”,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县政务服务大厅发改窗口在办理《康平县工人文化宫建设工程》项目中,针对企业在申报过程中缺少的相关要件,采取先受理后补正的方式办理。县公安局精心打造“锋”火相传“反诈防骗直通车”,持续走进企业、社区、学校,送“反诈套餐”上门,在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中跑出康平公安“加速度”,让营商“警”色常驻企业和群众身边。

做好问题“除法” 展现担当作为“强硬度”

以“清风窗口”评选活动为契机,康平县将正面激励与负面警示相结合,以鲜明目标导向全面提振干部敢于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同时,县纪委监委启动窗口单位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查“小鬼难缠”、吃拿卡要、久拖不办、推诿扯皮等“窗口腐败”,同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最大限度释放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此外,在康平县“阳光三务”平台上,还增设了“办事不找关系”模块,企业或群众随时点击清单选项,不仅能精准锁定办事窗口,也可以根据清单中的监督电话直接投诉,切实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

“康平县纪委监委立足企业需求、群众期盼,以‘清风窗口’评选和‘窗口腐败’整治为抓手,紧盯服务水平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个‘风向标’,通过正面典型选树、反面案例警示,不断推动康平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康平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周兆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