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本周首个工作日,到沈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销售分公司工作人员李秋松、张玉发现,办事大厅的每个窗口都很“冷清”,要么没有人来办事,要么仅有一两个人在排队等候。
综合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您好!请问办理什么业务?”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综合执法专区综合受理窗口,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询问。
“我来办理危化证换证业务,这些材料是按照告知准备的。”李秋松一边说明办理事项,一边拿出事前准备好的材料,递给窗口工作人员。
不一会儿,业务就办完了。“这次来窗口办事,我感到市营商局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都有很大提升。”李秋松说,“所需提供的材料,事前都一次性告知,多个事项可以容缺受理,有些事项的要件企业还可免于提供,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创新便民化审批服务措施
李秋松告诉记者,市应急管理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行政审批服务创新,采取视频现场审查工作模式,通过网上申报、网上受理、视频现场审查、许可证快递送达、电子证照等方式,可以全程网上办理,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降低了企业检验成本,提高了审批效率。
眼下3、4月份正是道路施工的旺季,市公安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采取预约排序、统筹划片的办法,对前期等待勘验的工程划分区域、逐片审批,窗口民警主动加班加点,全力为企业提供快速审批服务。
一项项令企业赞叹不已的服务,正是市营商局深入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在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便民化审批服务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缩影。
高强度推动 全流程监督
“要按照省、市纪委监委关于‘清风窗口’评选活动的要求,落实落细责任分工,认真选树窗口。”2月22日,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来到市营商局,与主要领导等进行约谈,参加“清风窗口”评选活动部署工作会议,监督推动评选工作扎实推进。
他们多次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调研,对参评窗口开展明察暗访,对参评人员进行核查。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市营商局制定了“清风窗口”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以办事群众为中心,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主动公布权力事项,指明办事路径,明确违规禁办清单和容缺受理条件等。
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王健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省、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动市营商局以“清风窗口”创建为契机,抓好重点任务推进,指导、带动全市营商系统积极参与“清风窗口”评选活动,在沈阳掀起“清风政务”的清新之风。
廉政短评
“清风”拂面 振兴“花开”
窗口单位是政府的“门面”,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窗口服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这对窗口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清风窗口”服务提升活动,需要不断探索优化便民举措。
如今沈阳早就将大数据普遍应用到办件、申领等服务中,窗口“冷清”服务热情已成常态。但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推动“一网通办”能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与智慧。大数据中要看到小细节,有热心肠还要有硬实力作支撑。只有做到掌握政策熟悉法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及主动作为善于作为等,才能优化服务方式、强化窗口功能,成为亮化百姓心房的“清风窗口”。
我们看到,在“清风窗口”评选活动中,不论是先行试点单位,还是主动对标部门,从开展“视频审查”到开辟“综合窗口”,从“微笑服务”到“比武练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市纪委监委一手抓提升,一手治顽疾,进一步让“清风窗口”与群众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有力提升了政府形象,优化了营商环境。
“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就必须充分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扎实作风,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做到眼随人动、心中惦记、腿上发力,争取每一位办事群众得到的都是标准答案,让讲出去的话、办理过的事经得起推敲和考证。新形势下,窗口工作人员还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自身遇到的“小问题”、给群众的“路线图”、给单位的“金点子”表达出来、汇总上去,形成对阶段性工作的整理、归纳、提炼。既要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又要不断推出“办事快捷方法”,用“沾泥土”“冒热气”的语言,把政策写活、让群众看懂,有情感温度、有政策精度,让全市上下劲吹“清风政务”的清新之风,推动“三年之约”全面“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