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深入推进大数据监督 有力提升监督质效
  2021年,沈阳市纪委监委聚焦破解监督难题,创新监督手段,提升监督效能,迭代升级大数据监督平台,持续开展“全员建模”,深入推动 “两个体系”建设,大数据监督的影响力、辐射力不断释放。
  大数据监督平台迭代升级
  行权信息公开公示
  市纪委监委把大数据理念和技术深度植入纪检监察工作,开发建设了沈阳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将监督植入权力运行全过程,以完善监督体系推动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2021年,对大数据监督平台进行了迭代升级。
  “我们将‘一库四系统’升级为5个子平台32个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安全管理子平台,并优化了数据采集、知识图谱、廉政征询、招采专项分析等系统功能。”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还持续推动项目、资金、物资等行权信息在平台上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截至目前,通过公示平台公开数据总条数2084万条,其中资金数据2031万条,涉及资金2032亿元,浏览量达536万次。
  此外,市纪委监委优化了数据采集方式,扩大了数据采集范围,完善主题数据库建设。目前,全市3540家单位的129.8亿条各类数据信息均已纳入平台数据库,涉及资金总额4358.33亿元。
  聚焦重点领域
  监督质效倍增
  2021年,市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大数据监督,新建立监督模型191个,立案1920件,处分1240人,挽回经济损失3621.4万元,使监督真正实现了效率倍增和质量倍增。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重在种、重在收,更重在储、重在管。2021年,市纪委监委紧锣密鼓地推进“查粮”进度,聚焦“空气粮”“转圈粮”等问题,围绕粮食购销重点环节开展大数据监督工作,收集“人、企、车、粮、钱”五类数据3亿余条,建设17个粮食购销相关问题监督模型,促进粮食购销系统行权治理提质增效。
  供销合作社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市供销社系统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市纪委监委指导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建设供销社房产租赁和处置监督模型,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全市共发现疑似问题数据646条,形成问题线索24件,立案2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1人,制发监察建议书2份,挽回经济损失19.6万元。
  严肃换届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是换届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2021年,为严把区县(市)、乡镇“两委”换届人选廉政审核关口,市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围绕刑事违法、行政处罚和失信人员三个维度对换届人选进行再筛查,发现疑似问题数据共涉及417人,有125人被取消选举资格。
  深入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重点监督“保命钱”“发展钱”
  2021年,市纪委监委不断深入推进“两个体系”建设,通过大数据监督手段有效保障了政治监督任务的落实。在确定大数据监督建模方向上,市纪委监委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保领域以及财政资金使用量大的就业、人才领域,确定为建模重点,把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和招才引智的“发展钱”都放进大数据监督的“保险箱”,切实发挥纪委监委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一年来,市纪委监委重点跟进推动市发改委等10家试点单位的“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并结合数字沈阳建设,推动市信息中心搭建行权治理监督平台、数据归集共享交换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相关数据资源实时动态更新。2021年4月,全市政府系统学习借鉴市纪委监委“两个体系”建设经验,进一步健全政府治理体系,不断推动政府治理依法、精准、有效。
  沈阳已经走在了大数据监督的路上,部分基础数据实现了从“跋山涉水”到“一键知晓”的巨大进步。有效运用大数据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是大势所趋,推动大数据监督迭代升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深鞭策着沈阳纪检监察人坚持大数据监督、大数据办案“双轮驱动”,运用大数据为纪检监察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