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沈阳纪检监察网!
以强有力监督护航全面振兴新突破

2024年是沈阳市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护航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沈阳市纪委监委把2024年确定为“巩固发展年”,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紧围绕全市振兴发展大局,跟进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落实,以强有力监督为沈阳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靶向发力

护航乡村振兴

“这是自己家地里种的黄瓜,特别好吃,快尝尝!”当纪检监察干部对农村集体土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新民市大柳屯镇高屯村村民杨大爷高兴地端起收获的蔬菜,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沈阳市纪委监委牵头整合行业主管部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贯通监督责任与监管责任,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贯通,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优势,推动有关部门搭平台、建系统、立模型,精准高效治理土地问题,打出一套“土地清底、问题清仓、干部清廉、农民清楚”组合拳。

土地整治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而且各村实际情况不同,不能“一刀切”地推进。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完善机制,监督推动各村因地制宜制定村级整治方案,做到“一村一策”。新民市纪委监委层层压实“市乡村”三级责任,通过实地约谈走访等方式,推动各乡(镇)指导各行政村制定村级整治方案,并严格履行“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公示生效,确保各村方案制定公开透明、严谨细致。法哈牛镇某村在地块核定阶段,针对界定有异议的地块,请来了几名熟悉该村土地历史情况的资深老党员、老队长、老代表作为评估员进行评估,公平、公正、公开地核定人均亩数,最终与农户达成共识。东蛇山子镇某村每天把整改进度、整治成果张贴于村务栏中公开公示,让该项工作在村民的实时监督下有序推进。

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金钥匙”,得益于将收回的土地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更得益于将村集体土地的承包收入用之于民、惠及百姓。围绕加强收回土地和资金后续监管,市纪委监委推动各有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制定全市土地公开流转交易监管制度和县乡两级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收回资金用于扶贫救困、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浑南区王滨街道某村原有集体土地因细碎、零散、坡地等原因不适宜耕种,在开展专项整治中,区纪委监委推动该村切实将整治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将13亩闲置土地、宅基地进行整体改造,用于发展乡村文旅产业,不仅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实现了村民安居乐业。

精准聚焦 

护航民生民利

今年以来,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领域重点堵点难点问题,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靶向发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全市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专项监督工作,监督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守护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安全。

今年10月,大东区东站街道和谐城小区燃气正式开栓,小区4800余户居民“用气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了可感可及的“幸福清单”,这得益于大东区纪委监委在开展专项监督中,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由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从问题成因入手,梳理影响燃气开栓的各环节并逐一厘清责任,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答题,推动打通责任关、资金关、施工关,守护万家“烟火气”。

于洪区纪委监委聚焦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筛查梳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相关问题线索跟进监督,通过会商研讨、发函提醒、跟踪督办等形式,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推动解决电动车“飞线”充电、小区充电设施布设不足等堵点难点问题。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区391个小区安装了1.9万余个充电端口,进一步降低充电费用,让居民充电更经济、更安全、更便利。此外,区纪委监委还推动有关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落实好安全检查,多措并举“治已病”“防未病”,定期深入小区、企业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督导检查,并在居民楼电梯安装电梯禁入识别管控系统,有效减少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现象。

今年年初,“改善居民供热质量”被列入了沈阳市年度十大民生实事。按照市委重点工作部署安排,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供热领域“冬病夏治”专项监督行动,紧盯责任落实、设施维护、风险排查等情况深入督导调研,精准有效开展监督检查,推动主责部门抓实抓细抓好供热领域“冬病夏治”各项重点任务。和平区纪委监委利用上一个供热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督促有关部门集中梳理供热季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做好排查评估,对老旧设备和管网等进行检修维护和改造。在该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和平区砂山街某小区损坏的老旧供热管线于今年7月完成了更换,保障居民温暖过冬。沈河区纪委监委在今冬供热期前组织召开专项调度会,督促主管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供热保障企业供热开栓前的准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立行立改解决问题,同时加强企业监管,及时加压送热、疏堵清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此外,市纪委监委还督促推动供热行业在“辽宁阳光三务”平台及时公开信息,回应群众关切。

以督促治 

护航营商之变

祛除营商环境之痛,实现营商环境之变。今年,沈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落实省纪委监委部署安排,连续第三年深入实施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持续聚焦司法、执法、审批、监管、中介“五项权力”,全力优化信用、审批等“八个环境”,助力打造独具沈阳特色的营商环境“升级版”。

铁西区纪委监委在开展营商环境监督中,发现某部门在全链条、一站式审批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立即督促该部门高标准谋划建设“一条龙”便企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全面实现了企业办理经营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只登一扇门、只对一扇窗、只递一套表、只录一系统、只见一部门”,聚焦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主动、及时、精准、高效的“一条龙”服务。

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对“一站式”政务服务进村屯开展全程监督,针对“一站式”服务进村屯堵点难点问题,通过约谈提醒相关部门责任人,进一步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相关主责部门开发建设了“苏速办”智慧服务平台,让群众“一站式”办理各类业务,解决了村民办事咨询难、跑路远、跑多趟等问题。“村里的便民服务站不仅能办理很多事项,还增加了为村民提供了农技线上指导、惠农政策查询等服务,这样的服务真是贴心啊!”永乐街道互助村村民张军说。

法库县纪委监委聚焦推动清理影响振兴发展问题的做法,建立“一码监督、投诉直达”机制,有效破解公开不彻底、监督不到位、服务不高效等问题。此外,还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政务服务直通车”“政务+金融”“金融联盟助企”等活动,组织10余家金融机构为30余家企业详细解读最新金融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沈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主动融入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大局,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督,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为沈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清障护航。